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學術研究

        講好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故事

         日期:2022-04-1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本報訊 (記者孫美娟)4月12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建設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學者圍繞“全球發展倡議視角下的生態文明國際傳播”等議題展開研討。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僅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深刻總結,更深化了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自然規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還對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以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外文局副總編輯、國際傳播發展中心主任陳實表示,建設良好國家形象,不僅要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國際合作,還要搭建交流平臺,創新傳播方式,為講好中國生態文明故事打牢基礎。面對全球性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吁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為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推進全球發展事業和國際發展合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中宣部國際聯絡局辦公室主任馬大為表示,在“全球發展倡議”視角下,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國際傳播,有助于各國更全面、真實地了解中國。當前,“全球發展倡議”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和響應。我們應持續深入學習“全球發展倡議”精神,準確把握其豐富內涵,精準有效地開展對外闡釋,不斷擴大國際社會共謀發展的輿論共識。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處長李霞認為,講好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故事,應以科學事實為根本,在“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指導下,構建生態文明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在運用國際社會所共通的傳播方式展現國家形象時,還應探索建立國際傳播多元主體間更為高效的融合傳播模式,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國際傳播提供更多助力。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長鐘新表示,做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國際傳播,應通過多維視角關注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挖掘和傳播生態保護過程中生動的中國故事、中國方案、中國經驗,推動不同國際主體間在生態議題下的互動與合作傳播。這不僅有助于展示良好的中國國家形象,更有助于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這一國際議題的解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家園。

          會議由中國外文局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國際傳播發展中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