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學術研究

        幫助發展中國家更好運用人工智能產品

         日期:2022-04-1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本報綜合外媒報道英國赫爾大學計算機科學系高級講師妮娜·德特萊夫斯(Nina Dethlefs)4月13日在“對話網”刊發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產品在發展中國家應用不足的問題。

          文中提到,人工智能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面部識別、外語翻譯、醫學檢查、智能交通等領域。這些應用產品使人們的生活,特別是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據報道,截至2021年10月,全球已有44個國家制定了本國的國家級人工智能戰略計劃,其中包括大部分發達國家以及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目前中國和印度在人工智能開發方面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牛津洞察力”智庫還對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公共服務領域使用人工智能產品的準備情況進行了排名,其中,新加坡和英國等國位居前列。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和加勒比地區,以及南亞國家的公共服務領域還很難用到人工智能產品。發達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成績使其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發展中國家更需要獲得人工智能產品,來解決教育、衛生、醫療保健等方面的難題。如果這些國家不能廣泛地使用人工智能產品,未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數字鴻溝會持續擴大。

          德特萊夫斯表示,可以依據海量數據以及深度學習算法有效解決現實世界的復雜問題。因此,發展中國家更應借助人工智能解決國家發展中遇到的難題。例如,人工智能可以用來測量和預測供水中的污染物,從而改善水質,有效解決許多發展中國家難以獲得清潔水的問題。從改善衛生條件到提升受教育程度,再到提供更好的醫療保健服務,人工智能產品在全球南方國家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總之,我們需要讓人工智能產品發揮真正的價值,使每個國家都能公平地享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益處。這就需要發達國家除了大力發展本國的人工智能應用產品外,還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讓人工智能產品造福全世界。

          (趙琪/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