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學術研究

        歷史自信的深刻內涵與時代要求

         日期:2022-04-0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堅定歷史自信,是我們黨深刻總結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論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我國新的歷史方位,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歷史自信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時,他無比自豪地宣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我們黨成立100周年時,他無比自信地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他深刻闡述了歷史自信的科學內涵和堅實基礎,指出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重大成就、主要貢獻和寶貴經驗,充分顯示了高度的歷史自信,向黨內外、國內外展示了一個百年大黨的清醒和成熟。這些重要論述,系統闡述了歷史自信的深刻內涵、重大意義和內在要求,深刻揭示了黨團結帶領人民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成功秘訣,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自信自強的意志品格,為我們堅定歷史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歷史自信具有豐富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歷史自信,特指中國共產黨對自身歷史以及由此擴展到對中華民族歷史的堅定自信。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自信深植于其政治先進性及其歷史展開之中,建立在輝煌成就和成功經驗的基礎之上,具有科學的歷史觀方法論支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具體體現為對自身歷史認知和判斷的多個方面。

          第一,對歷史進程高度自信。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符合人民群眾意愿、走在歷史正確方向上的正義事業。毛澤東同志在革命戰爭年代就反復強調,中國共產黨人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新中國成立后,他豪邁地講道: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黨百年奮斗創造的歷史偉業時自信地指出,放眼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歷史,沒有哪一種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深刻地、歷史性地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程。

          第二,對歷史成就高度自信。黨的百年奮斗創造的歷史成就是前所未有的,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事業是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黨領導創建的新中國使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使中華民族從此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全面總結了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時期創造的偉大成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必將載入中華民族發展史冊、人類文明發展史冊。這是一份令人刮目相看的百年成績單,每一位中國共產黨人都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

          第三,對歷史影響高度自信。黨的百年奮斗對中國人民、中華民族以及人類文明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毛澤東同志指出,黨領導人民取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標志著中國的歷史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中國的勝利是全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勝利;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領導人民百年奮斗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正如《決議》中指出,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

          第四,對歷史經驗高度自信。鄧小平同志指出,總結歷史,不要著眼于個人功過,而是為了開辟未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既對我們黨的成功實踐進行了深刻總結,也對當下建設和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決議》總結了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十個堅持”寶貴經驗,強調這些經驗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這些經驗對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重要意義,強調要把這些經驗作為正確判斷形勢、科學預見未來、把握歷史主動的重要思想武器,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重要遵循,判斷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據,加強黨性修養的重要指引,善于運用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改造主觀世界,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政治覺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

          第五,對奮斗精神高度自信。黨在百年奮斗實踐中形成并始終弘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充分彰顯了其在思想、政治、行動上的先進性。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時就是一個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將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歷經風險考驗,遭遇艱難曲折,始終堅持性質宗旨,堅守初心使命,保持先進性純潔性,把自己鍛造成為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中國人民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不懈奮斗。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黨始終保持革命奮斗精神,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信,既是對奮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對奮斗精神的自信。

          堅定歷史自信的時代要求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自信,既是對歷史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就是新時代共產黨人歷史自信的鮮明表達。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堅定歷史自信,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重點著力。

          一是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勇于進行偉大自我革命,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偉大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夯實歷史自信的主體基礎。二是必須堅持守正創新、自信自強,在百年奮斗成就的基礎上承擔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好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夯實歷史自信的實踐基礎。三是必須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正確處理歷史規律性與歷史主體性、歷史階段性與歷史發展性、全面性與重點性、守正與創新等關系,具體歷史地、客觀全面地、聯系發展地看待和總結黨的歷史,夯實歷史自信的認識基礎。四是必須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傳承以史為鑒、知古鑒今、經世致用的歷史智慧和優良傳統,堅持求真求理求實的學史治史用史思想精髓,把它們融入歷史創造和歷史敘事當中,融匯為正確黨史觀的有機構成,夯實歷史自信的文化根基。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