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新時代高校智庫高水平建設答卷
日期:2022-04-0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高校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一支主力軍。步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高校智庫建設如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走好趕考之路,本身就是一個認識命題、時代考題、實踐課題。要在歷史進程中再審視,在實踐發展中再認識,在時代變革中再回答。
應世而生,高校智庫建設肩負新使命。新時代治國理政,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要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出發,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制度安排,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志。高校智庫應世而生,蓬勃發展,與全國各類智庫一道擔當起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主力軍的重大責任,肩負著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光榮使命。
新時代催生新需求,新需求呼喚新智庫,新智庫承擔新使命。換言之,必須把高校智庫建設置于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去定位,置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去謀劃,置于供給側創新和需求側改革的層面去發展。在新時代推進“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智庫依據其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專家人才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開展理論研究、政策服務、決策咨詢及咨政建言方面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正逐步成為服務黨政決策和理論創新的重要載體,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以及合作交流和國際傳播的重要平臺。
因時而新,高校智庫建設應有新突破。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立足國內“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全國高校智庫無論是整體或是個體,都要應時而變、因時而新。要加強內涵建設,深化改革創新,增進融合交流,才能在推動新時代中國新型智庫建設中有所作為、走在前列、不負使命。
當前,國內高校智庫建設層次不同,智力產品供給水平不一,需求側的黨政決策層級和質量要求各異,面臨的挑戰、困難和自身問題也不盡相同。高校智庫建設要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一要對標高端,學習借鑒。要對標國家高端智庫,加強頂層設計,系統謀劃,舉全校之力整合優質學科資源,打造“跨學科、重交叉、促創新、保供給、高產出、多轉化”的高端智庫平臺。同時還要結合國內實際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二要直面問題,補齊短板。各高校智庫應結合自身建設主體的發展實際,直面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多措并舉補齊自身短板,鍛造符合學校實際、切合市場需求的長板。進而在高校智庫建設矩陣中合理定位,在供給側服務市場里錯位發展。三要擁抱變化,因時而新。高校智庫建設實踐中,既要密切關注國際國內形勢變化、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演變、地緣政治軍事沖突、大國博弈貿易摩擦及政策理論輿論走向,也要敏銳把握新形勢下國家治理和地方發展面臨的復雜局面、風險考驗和發展難題,審慎考慮高校自身發展的舊模式、新要求和智庫建設要素的新變化。要因事而化,因時而新,持續推動高校智庫內部治理創新、理論研究創新、產品服務創新和市場運營創新。與此同時,要注意充分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避免智庫建設形式化、智庫發展同質化、智庫模式同類化傾向。
順勢而為,高校智庫建設必有新發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為高校智庫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新機遇,催生著新需求。高校智庫建設要遵循指引,順勢而為,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迎來新發展,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譜寫滿意答卷。
為此,一要在“存量”上學創新。列入省重點(培育)智庫的高校智庫,對標先進,瞄準一流,切實學習借鑒國家高端智庫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做法。創新內部治理,改革體制機制,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力爭做得更好更優,全力打造重點智庫、一流智庫、高端智庫。二要在“增量”上敢創新。新型智庫建設從國家層面的戰略決策部署,到省市地方政府的貫徹落實,再到各智庫建設主體的實體化建設,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體制機制創新。要敢于沖破程式化固有思維,在“沒有先例”的方面力爭率先開創成功模式。三要在“變量”上謀創新。面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總目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新變局和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新難題等多重挑戰,作為智庫產品需求側的主體,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智庫產品的前瞻性、系統性、綜合性和科學性上的需求越來越高。這必然要求作為供給側的高校智庫在加強學科內涵建設、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推動新文科建設方面主動謀創新,以高規格的決策服務、高質量的研究成果、高水平的智力產品契合國家治理和地方發展需求,科學回答時代關切,積極傳播中國聲音,為“世界之問”提供更好的“中國方案”。努力開創“高層次人才引培、高水平成果產出、高質量成果轉化和系統性、科學性、持續性體制機制創新”的“三高一新”智庫建設新格局。同時要積極探索智庫治理共同體、智庫資源共享庫、智庫服務生態鏈等多個維度的可能性,發揮集約效應,激發創新效能,為走好走深走實新時代趕考之路獻智賦能。
(本文系江蘇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市場培育與江蘇實踐探索研究”(19GLB02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