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學術研究

        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研究

         日期:2022-03-2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2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強調,要“不斷完善黨的建設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繼續為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黨的建設理論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論成果,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黨建學科的早期構建,可以追溯到1933年中央蘇區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的創辦。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共中央黨校進行了系統建設。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了我國高等教育要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的重要論斷,一些高校開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下設立黨的建設二級學科,黨建學科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2021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關于對〈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專業目錄〉及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的函》中,提出將中共黨史黨建作為一級學科建設,更凸顯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要不斷完善黨的建設學科體系。完善的學科體系是理論成熟的重要表現。一是要充分認識黨建學科的本質屬性。黨建學科既是“馬學”也是“黨學”,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建設中共黨史黨建一級學科,并不意味著將黨建研究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劃分出來,黨的學說、黨的建設的中國化仍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二是要系統把握黨建學科的科學體系。黨的建設研究包括黨建基本原理、中共黨建基本問題、黨建實務工作、國際政黨比較。黨建基本原理主要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及其創新發展。中共黨建基本問題主要是黨的建設史、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基本問題,這一領域是黨建學科的主要領域,內容較多,重點關涉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等重要問題。黨建實務工作主要關注培養順應時代需要的黨務工作干部等。國際政黨比較不僅是拓展視野的需要,也是學科對話的需要,更是把黨建納入人類文明新形態發展的需要。

          其次,要不斷完善黨的建設學術體系。學術體系是三大體系的核心,決定著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屬性。一是要特別重視學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黨建學科是研究馬克思主義政黨產生發展、加強自身建設和實現領導作用規律的學科。應立足于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特別是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創新為重點,構建黨建研究的學術體系。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已經形成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和豐碩的理論成果,并卓有成效地運用于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另一方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這與西方政黨政治立足于資本利益博弈的多黨競爭有著本質的區別。二是要著眼于黨的建設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黨建學科具有政治性、理論性、實踐性,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不能把黨建學科停留在政治性解讀和碎片化的經驗性總結上,而是要著眼于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規律和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進行學理性探索,從而加深對新時代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使理論更具有指導實踐的系統性和預見性。

          最后,要不斷完善黨的建設話語體系。話語體系是三大體系的傳播載體,決定著學科學術的影響力。一是要重視黨建學科話語的原創性。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要突出話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創新的時代特色。而在黨建學科的話語中,經過數十年來理論與實踐的積累,我們已經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話語體系,但仍需進行學術性整理、闡釋和發展。例如,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反腐敗斗爭,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自我革命,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等等。要以中共黨建原創性話語為根基,同時吸收借鑒國外政治學及政黨學有益的研究成果,進行學術話語體系的開拓創新。二是要重視話語的融通性。話語的背后是價值觀念。西方政黨話語是圍繞多黨競爭的西式民主價值展開的,我們的話語則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不斷增強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系為價值導向的。一方面,使用國外話語要避免西方話語陷阱,例如所謂“權威體制”、政黨利益等。另一方面,要從全人類共同價值出發,彰顯中國話語的價值力量。例如,黨的人民性、黨的自我革命、先進政黨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先進政黨的理論創新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積極作用等,通過不斷完善黨的建設話語體系,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