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體性治理推動教育評價改革深化落地
日期:2022-02-2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重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扯教育內外的諸多因素,需要以整體性治理思維切實推進這一重大改革落地生根。整體性治理理論緣起于20世紀90年代末期,是對傳統公共行政與新公共管理所帶來的政府服務裂解化和政府管理碎片化的反思和修正。這一整體型政府運作模式建立在風險社會的理論基礎上,以公民需求的滿足為主導理念,具有包容性和整合性的特性。通過信息技術這一治理手段,以協調、整合和責任為治理策略,促使各治理主體協調一致。整體性治理在承認社會高度分工的前提下,提出要通過多樣化的協調方法,在滿足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要求的基礎上實現公共治理的有效性。其強調權力向上、治理向下,主張強化政府的責任,同時注重治理過程中公民身份的體現,以滿足公民的整體訴求為主導理念,體現了現代治理理念對價值理性的觀照。
整體性治理的實現是一項涉及管理理念轉變、技術支持、職能重組、利益調整和公眾參與的復雜系統工程。作為數字時代公共管理范式的整體性治理,只有真正被制度化和落地實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新公共管理所帶來的部門碎片化、功能割裂化、公共責任模糊化等缺陷,進而提升公共治理的效能。在教育評價改革領域,整體性治理理念的實施有四項要點。
一要以立德樹人為前提,以教育規律為遵循,滿足評價對象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整體性治理視域下的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堅持以人為本,強化育人導向。立足于立德樹人這根主線,著眼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盡力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以評價育人,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必須把握和運用好教育、教學和人才成長三大規律,統籌兼顧,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推進科學有效的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針對不同主體、不同學科、不同學段和不同類型的教育特點,分類設計、分類評價、穩步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就是要打破不尊重個性、追求中庸和整齊劃一的弊端,堅持分類、多樣和有針對性的評價,為促進人的個性發展創造條件和提供動力。
二要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整體性整合。整體性治理的核心在于整合。教育評價改革不是一個或幾個教育領域的改革,而是涉及從學前教育到繼續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需要選擇若干重點進行突破,完善幼兒園評價、改進中小學校評價、健全職業學校評價、推進高等學校分類評價。其并不局限于教育評價的改革,還將牽動課程、教學和教材等整個教育領域的變革。此外,除著力破除制約自身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外,教育改革還要與其他社會領域的改革相互配合以形成合力。在評價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單一方式,而是注重全方位的系統改革。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并健全綜合評價,以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通過建立信任、協調和可持續性機制,在縱向層級結構和橫向主體之間建立一種跨層級、跨組織和跨領域的整體性治理機制。以整體性整合的方式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能有效避免教育評價改革中存在的改革裂解化和改革碎片化的頑瘴痼疾。
三要吸納多元主體協同參與治理。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學校、學生、社會、政府等不同主體。評價是對事物屬性滿足實踐主體需要程度或效果的評定與測量,評價主體需求、目的、價值觀的多元性會導致評價目標、方式、方法和側重點的不同。注重協商、協調、協作、協同,并妥善處理好這些關系,是推動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前提。在整體性治理中,政府的教育治理角色從“劃槳”變為“掌舵”,其發揮“元治理”的作用,能夠有效解決多元主體的利益分歧和目標分化、治理活動的碎片化及不可持續等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把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級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協調、宣傳引導和督促落實。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要結合職責及時制定配套制度。教育督導要將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情況作為重要內容,對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予以督促糾正,依規依法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各級各類學校要狠抓落實,切實破除“五唯”頑瘴痼疾。教育評價改革要想落地,需要全社會共同支持、配合。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履職盡責,帶動全社會形成科學的選人用人理念;新聞媒體要加大對科學用人理念和做法的宣傳解讀,增進社會共識;廣大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成才觀,加強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社會組織要利用專業力量形成對于教育發展的智力支持。
四要以信息技術賦能改革。教育評價應該是客觀的、準確的、公平的、公正的,應該具備科學和理性。教育評價的方法、手段和標準都應該科學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整體性治理必須改變當前教育評價治理體系中的信息封閉與分割問題,加強信息技術在教育評價治理中的發展和應用,提升治理的專業化和科學化水平。為此,一方面,要繼續大力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創新評價工具,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在收集評價信息、分析評價結果和利用評價反饋等方面的優勢,并將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運用于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治理中,以完善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信息管理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另一方面,要將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不同主體所關涉的信息進行整合,成立統一的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治理信息中心,以利于信息資源共享,切實做到以信息技術賦能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踐效能的提升。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