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哲學》創刊40周年學術研討會舉辦
日期:2025-07-07 來源:廣東社科官微
7月5日,《現代哲學》創刊4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中山大學舉辦。本次研討會以“現代哲學與現代化”為主題,深入研討哲學領域前沿問題以及學術交流平臺的現當代地位和發展問題。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楊清華,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李宜航,《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編輯部原主任趙培杰,現代哲學雜志社社長、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山大學馬哲所教授李萍出席研討會并致辭。《現代哲學》主編、中山大學馬哲所所長、廣東哲學學會會長張偉主持開幕式。
楊清華在致辭中向各位嘉賓、專家學者、編輯同仁致以最誠摯的歡迎,向《現代哲學》創刊40年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省社科聯長期以來支持幫助《現代哲學》辦刊工作致以最衷心的感謝。他指出,《現代哲學》創刊40年來,始終秉承“文本解讀、學術取向、理論創新、現實關懷”的辦刊宗旨,憑借過硬的辦刊質量,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知名學者,凝聚起了高水平的作者隊伍,刊發了許多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在學界樹立了良好口碑,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山大學哲學學科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現已成為全國重要的CSSCI哲學類核心期刊,是展示中大學術品格的重要窗口。他期待《現代哲學》繼續以“思想引領時代”為己任,深化理論創新,持續聚焦新時代命題,打造具有中大品牌效應的學術專欄;推動學科交叉,依托學校學部制改革優勢,加強哲學與其他學科領域的跨界對話;拓展學術影響,通過青年學者論壇、研討會等形式,培育哲學研究的新生力量。他表示,中山大學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現代哲學》的發展,在學術資源、平臺建設等方面提供堅實的保障,也希望《現代哲學》能與各位學界同仁繼續攜手,讓這份承載嶺南風骨、中大精神的期刊,成為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時代標桿,并祝愿《現代哲學》以四十載積淀為基,在中山大學新的百年征程中,永葆創刊時“催春驚雷”的銳氣,以熾熱的思想之炬,照亮民族文化復興之路。
李宜航在致辭中向《現代哲學》創刊40周年致以誠摯的祝賀,并向長期以來為繁榮發展廣東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各界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介紹了省社科聯與《現代哲學》的緊密歷史聯系,1985年,省社科聯及其最早的團體會員廣東哲學學會創辦了《現代哲學》,省社科聯作為主管單位,依托廣東哲學學會,協調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省委黨校等多方資源,為刊物提供了初期辦公場地與經費支持,形成“省社科聯主導、高校協同”的輪流辦刊模式。1993年省社科聯組織編輯隊伍主辦《現代哲學》,2002年正式由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編輯出版。時至今日,中山大學、省社科聯、廣東哲學學會的紐帶關系不斷強化,通過系列深度合作共同推動了《現代哲學》新的發展。40年來,經過張江明、高齊云等幾代辦刊人的接續奮斗和勇敢開拓,《現代哲學》已躋身全國14家CSSCI哲學類核心期刊之列。因其起點高、根基深、影響大,現已成為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的支撐性刊物和獨特學術品牌,所刊文章政治立場正確、學術質量上乘,具有引領性和標桿性。他提到,省社科聯最近已經開始了《南方智庫》《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研究》《國際傳播研究》《大灣區研究》《改革開放研究》等10本集刊的征稿及編撰工作,還將新增《海洋強國研究》《嶺南文化研究》等系列集刊,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打造一個以《學術研究》《現代哲學》等頂刊為旗艦,15本集(期)刊為拱衛,4本核刊或C擴為支撐的學術矩陣,努力打造“廣東學術”標志性IP,進一步把產出高水平的學術成果與做足有品味的理論傳播貫通起來,著力為學術強省、社科大省提供最直接最堅實的平臺支撐,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廣東努力。他表示,省社科聯將全力支持《現代哲學》辦刊,做到竭盡全力有所應、竭盡所能強服務,并熱誠期待《現代哲學》與《學術研究》等省社科聯主管的期刊集群攜手共進,共同在學術的蒼穹中交相輝映,為助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篇章,貢獻更多更大的學術力量和思想力量。
趙培杰在致辭中向現代哲學雜志社的各位同仁表示熱烈祝賀,向現代哲學雜志社為中國學術期刊界提供的諸多寶貴辦刊經驗和啟示表示衷心感謝。他認為,《現代哲學》創刊40年來,在中山大學和省社科聯的領導支持下,與改革開放和學術中國建設一道前行,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為推動我國哲學研究事業的繁榮發展,為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為向世界展示中國現當代哲學研究成果,為培養優秀哲學研究后備人才,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經過40年的不懈奮斗,《現代哲學》已經成為中外學術界公認的、具有鮮明中國立場和寬闊世界視野的、我國重要哲學學術平臺和學術窗口之一。他期待《現代哲學》在建構和呈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理論形態及中國哲學當代理論形態上有更大作為,善于設置議題、提出標識性概念,組織開展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和學術爭鳴,為學術中國建設注入更多活力,在推動新時代中國哲學繁榮發展中發揮應有的引領作用,成為廣東社科人、哲學人可以自豪地向中外學術界出示的閃亮名片。
李萍代表現代哲學雜志社,向蒞臨大會的嘉賓、學者、編輯同仁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省社科聯長期以來支持幫助《現代哲學》辦刊工作致以衷心感謝。她回顧了《現代哲學》創刊40年來的歷史,提到在省社科聯的主管領導下,經過一代代編輯團隊的共同努力,《現代哲學》現已成為全國極少數發稿范圍覆蓋哲學九個二級學科的哲學類核心刊物,在全國14家綜合性哲學類期刊中占據重要席位,已然成為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支撐性刊物。同時,作為南方宣傳和引領哲學研究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重要理論陣地,《現代哲學》匯聚了大批優秀學者,推動了學術思想的交流與碰撞,為嶺南哲學研究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在全國哲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她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現代哲學》將在省社科聯的主管領導下,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廣闊的視野,緊緊圍繞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這一核心任務,立足時代前沿,關注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積極推動學術創新;也將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學界的交流與合作,搭建更廣闊的學術平臺,吸引更多優秀的研究成果在《現代哲學》發表,努力將雜志打造成為展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繼續以“時代之問”為導向,積極思考、回應現實問題;繼續發揮學術引領作用,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思想的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人文編輯部副主任、編審馮琳,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劉曙輝,《現代哲學》副主編、廣東哲學學會副會長、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周春健,省社科聯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李翰敏等出席會議。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蘭州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知名高校學者,以及《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研究》《華東師范大學》《江海學刊》《廣西大學學報》《中山大學學報》《現代哲學》《廣東社會科學》《學術研究》等知名期刊編輯參加了研討會。
《現代哲學》創刊于1985年,是省社科聯主管、廣東哲學學會主辦、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主編的學術刊物。在省社科聯支持下,《現代哲學》現已入選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是全國極少數發稿范圍覆蓋哲學九個二級學科的哲學類核心刊物,在全國14家綜合性哲學類期刊中占據重要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