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冷門絕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日期:2024-12-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冷門絕學協同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學科建設研討會暨聘任大會近日在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校長張政文表示,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冷門絕學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與價值。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冷門、“絕學”的傳承與發展,院黨組也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冷門、“絕學”的重要舉措。研究院的成立將為賡續中華文脈厚植學術根基,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提供重要支撐。希望研究院廣泛團結冷門、“絕學”研究力量,加強頂層設計,盡快圍繞人才、課程、教材、期刊、團隊等形成長遠規劃,為冷門、“絕學”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文化傳承貢獻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李國強表示,傳承和弘揚冷門、“絕學”,推進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走深走實,關乎中華文明賡續,關乎強國復興偉業,關乎人類文明交流互鑒與共同進步,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工作艱巨。中國歷史研究院將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院黨組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充分整合研究力量,拓展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各兄弟單位的務實合作,全力支持研究院發展,積極推動科教融合,以切實舉措加強對冷門、“絕學”專門人才、專業團隊的扶持力度,實現“讓冷門不冷,讓‘絕學’不絕”的戰略目標,共同書寫新時代冷門絕學研究的新篇章,開創新時代冷門、“絕學”傳承發展新紀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朱昌榮提出,傳承發展冷門、“絕學”,就是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儲備戰略資源,就是捍衛新時代的文化主體性,就是在世界政治和學術思想激蕩中把牢我們的歷史解釋權和理論話語權。新時代將是冷門、“絕學”大有可為的時代。研究院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以固本培元的擔當、與古為新的格局、會通中外的襟懷,續文脈、組團隊、搭平臺、育人才,肩負守護中華民族文化根脈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為打造冷門、“絕學”研究中國學派作出新的貢獻。
張政文為新聘任的研究院院長朱昌榮、學術委員會主任卜憲群,以及研究院行政班子、學術委員會成員頒發聘書。隨后,朱昌榮為研究院各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及導師頒發聘書。
研究院滿學研究中心主任朝克、突厥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大龍、亞述學與埃及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健、簡帛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群、古典學研究中心主任呂厚量分別發言,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的召開為契機,凝心聚力、奮楫篤行,努力開創冷門、“絕學”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新局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校長助理、歷史學院執行院長展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科研處處長王煒分別主持會議。聘任儀式結束后,北京大學教授拱玉書、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趙志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大慶、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江橋等與會學者圍繞研究院戰略目標與發展規劃進行了深入探討,就冷門絕學協同創新的舉措、學科建設路徑以及學術資源整合提出意見和建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