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理論前沿

        理論前沿

        近二十年東方外交史研究的進展與成就

         日期:2024-12-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鐘義見 通訊員 喻鯤翔)11月20日,北京師范大學陳奉林教授在中國歷史研究院作題為“近二十年東方外交史研究的進展與成就——以學科體系建設為中心”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科建設“登峰戰略”計劃“大國關系史”重點學科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梁展研究員主持,來自世界歷史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的部分研究生與會。

          

          講座現場。主辦方/供圖

          陳奉林表示,興起于國內的東方外交史研究,使用本土資源與東方史觀,已經在學科定性、體系構建、重點領域、應用理論等方面做了探索性的工作。新的學科創立與研究范式的興起,必然是以國家與社會的重大變革為前提的,為社會積累和凝聚新的精神力量。將外交史與世界歷史、人類歷史的整體演進整合成一體進行綜合研究,努力開辟出一個新領域,是我國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工作者的責任。

          陳奉林指出,舊的東方學存在的局限與弊端,無法完成新時期學科體系構建任務。東方外交史有自己明確的發展主線以及關注的重點領域。我們應該關注東方社會、特別是東亞社會發展的連續性與整體性,避免視野狹窄與整體思路缺乏所造成的諸多弊端。西方史學理論并不能完全適用于東方外交史治史實踐,必須對其拋光磨垢之后再有選擇地吸收利用。

          講座最后環節,陳奉林對東方外交史的成就與問題進行了總結。他認為,我國的世界史研究起步較晚,東方外交史是世界史學科的一個重要方面,各方面都有待提高。當前東方外交史研究中東亞外交史研究成果較多,南亞和西亞相對比較薄弱,出現了畸重畸輕的問題。此外,東方外交史檔案材料的使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解密的一些材料也是有意選擇出來的,其可靠性存疑。陳奉林還指出,當前的東方外交史研究基本突破了傳統的政治外交史的舊框架,拓展了外交史研究的內容,加強了國際的橫向聯系,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的緊密結合,每個分支領域都有一定程度的進展,確立了東方外交史的基本編寫框架。

          與會人員就中日歷史學家提出的全球史,日本絲綢之路文獻研究與整理,日本絲綢之路研究現狀,東方外交史研究的新趨勢,以及后殖民主義時代語境下對“東方”的定義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深化了對東方外交史若干重大歷史問題的深層次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