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往開來 努力開拓中國邏輯新局面
日期:2024-12-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申宇駿 鄭浩宇 鄭崇峰)12月7日,湖北省邏輯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暨“邏輯、創新與文化素質教育”學術研討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湖北省邏輯學會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徐敏回顧了2024年全體會員砥礪奮進,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出版、論文發表、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績。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黨委書記楊海斌代表承辦單位致歡迎辭,并介紹了哲學學院的綜合實力,和在哲學學科上的發展特色和成就。
開幕式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周志榮主持。湖北省邏輯學會副會長、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宋偉,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宋榮出席。
主題報告階段,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郭橋表示,西方邏輯在中國的傳播肇始于明末,但中國古代邏輯的發現卻是近現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這一發現主要得益于中國傳統名辯典籍的校勘以及西方邏輯系統的傳入。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李巍認為,深度學習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迅速崛起為傳統人文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新機遇,而哲學思想數字化之可能性正是其中之一。他還介紹了自己已經訓練完成并初步部署的深度學習模型群。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吳曈勃認為,批判性思維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分享了將批判性思維運用到科研育人的實踐經驗。
湖北省邏輯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杜珊珊在已完成的傳遞瀕表格邏輯判據工作的基礎上,嘗試進一步解決有窮深度的傳遞瀕表格邏輯的公理化問題。她介紹了如何使用模態邏輯的先進技術典范公式來對NExtK4格(即傳遞邏輯格)中的每一個有窮深度瀕表格邏輯進行公理化。
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徐弢表示,在呈現可分享性論題的過程中,弗雷格區分了思想的本質性質與非本質性質,以及思想的真理性本身與思想被承認為真。這樣的區分具有重要的認識論意義。
參會師生就相關內容進行了多輪研討。年會還包括兩組專題報告和兩個分組論壇。來自河南大學、江蘇警官學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江漢大學、武漢體育學院、三峽大學、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武漢輕工大學等高校的學者和研究生分享了關于邏輯、創新與文化素質教育的研究動態和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