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理論前沿

        理論前沿

        以財經教育高質量發展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日期:2024-11-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陳煉)11月9日,以“數智時代財經高校面臨的戰略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財經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大會在上海財經大學舉行。與會財經高校共同探討了面向數智化時代的財經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發展之路,并聯合發布了《財經高校全面深化改革倡議書》,積極響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部署和教育強國建設要求。 

          教育部原副部長翁鐵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王浩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大會由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劉莉亞主持。

          

          “數智時代財經高校面臨的戰略機遇與挑戰”財經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大會現場 校方提供

          深入探討財經高校未來發展方向和路徑

          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許濤表示,以人工智能為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數智技術不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和高等教育發展的全過程,傳統高等教育模式正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而隨著“兩個大局”背景下國家戰略的調整,傳統財經高校發展模式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過去幾年來,上海財經大學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融合式特色黨建為引領,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通過設立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系、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匡時書院等一系列前瞻布局,提升了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能級水平,展現了“教育強國、上財何為”的智慧和擔當。他期待各高校借本次大會的契機一起深入交流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深入探討財經高校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路徑,進一步凝聚共識謀發展、齊心協力促發展,為數智時代財經高校的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王浩表示,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上海市未來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數字技術迅速改變了知識創造,獲取傳播、驗證和使用方式,并正在引領世界教育變革。他提出,上海市當前正深化實施高等教育“兩個先行先試”,著力加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強相關學科專業建設,進一步擴大理工農醫類專業,重點產業和數字經濟相關專業的招生規模,強化重點領域人才和科研成果的精準供給能力。上海市教委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積極支持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改革和科技創新攻關,努力為學校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提供更好的服務。他希望大家以此次大會為契機,發表更多真知灼見,共同探討數字時代教育發展的路徑,共同推動數字化深度賦能教育,賦能美好生活和智慧未來,以財經教育高質量發展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武世興認為,面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推進、數字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蓬勃發展和深度應用的新形勢、新任務,財經類院校要認真對標黨中央要求,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錨定教育強國建設目標,主動迎接數字時代新機遇、新挑戰,以學科發展的小邏輯服務國家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加快財經領域新文科建設,切實回答好“強國建設、高教何為”這個時代命題。 

          翁鐵慧表示,本次財經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大會是在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發布之后,財經類高校圍繞“財經高校面臨的戰略機遇與挑戰”,自發組織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數智時代正以其鮮明的特征深刻影響著教育領域,財經高校作為培養新時代財經創新人才,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陣地,必須明確教育定位,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在主動擁抱數智時代教育發展的趨勢,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應用當中不斷提升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會上,她還就“探索具有特色的財經高等教育數智化發展的路徑”這一主題提出了三點建議。

          建構與中國新實踐相適應的自主知識體系

          主旨發言環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趙忠秀以“數智時代下財經高校的發展建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探索與實踐”為題作主題報告。趙忠秀從數智時代下的國際高等教育趨勢、數智教育對高校建設的重要意義、財經高校在推進數智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方面剖析了數智時代下財經高校乃至高等教育界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發展趨勢,并就對外經貿大學在數智化賦能學科建設方面的探索與實踐經驗做了分享。他認為,財經類高校在數智化轉型方面仍然存在基礎設施和資源投入不足、學科發展缺少數智賦能支撐、學科擴充缺少合理方向和路徑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和關注。對外經貿大學通過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學科生態體系,搭建以實驗室為載體的數智交叉創新平臺網絡,促進學科交叉、打造數智賦能的創新發展主線,構建數智賦能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實施數字化賦能行動等舉措,積極促進交叉、迎接轉型,推動數智化賦能財經教育高質量發展。 

          西南財經大學校長李永強作題為“數智革命驅動高等財經教育變革:底層邏輯、趨勢特點及實踐探索”的主題報告。李永強認為,數智革命改變了人類物質生產方式、重塑了人類知識創新邏輯、改變了人類社會交往方式、沖擊了人類組織行為模式,使高等教育呈現“人才培養目標從專業知識教育轉向未來素養培養”“知識創新生態從大學組織內部轉向多元主體協同”“課程教學范式從傳統教學轉向智慧教育”“內部治理體系從技術賦能轉向整體重構”等四大趨勢特點。他強調,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改變和重塑著財經領域的內涵與外延,對新時代高等財經教育的時代使命、目標任務、發展方式、治理體系產生了深刻影響。西南財經大學通過推進發展方式系統性變革、創新生態系統性重構、培養體系系統性重塑、組織形態系統性優化、評價體系系統性改革等舉措,加快推進辦學理念、發展方式、重大戰略的系統變革,積極探索高等財經教育發展新范式。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以“數智時代財經高校發展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為題做主題報告。他認為,財經的傳統內涵在第四次產業與科技革命沖擊下發生了巨變,數智時代財經呈現出新邏輯、新范式、新規律,財經知識創新的路徑也正朝著場景驅動轉變。理工時代的到來、財經紅利的消退使財經高校面臨著全面轉變的壓力。劉元春提出,數智化時代的財經高校改革一定是建立在理解現代數智技術底層邏輯,通曉數字技術、數字社會、數字金融運轉新體系的基礎上來展開的。這就要求財經高校立足數智時代,依托中國數字場景對學科布局做根本性的調整,重構教學培養方案、教學培養體系,為迎接數智時代的到來建構與中國新實踐相適應的自主知識體系。 

          《財經高校全面深化改革倡議書》發布

          會上,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增泉代表學校發布《上海財經大學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數智財經行動方案》,從形勢挑戰和任務目標、十大重大改革舉措兩方面,介紹了學校為應對數智時代對財經高校提出的新挑戰而做出的改革探索和行動方案。李增泉重點介紹了學校十個方面的改革舉措,對上海財經大學構建特色立德樹人新體系、打造“雙一流”學科新布局、開啟數字學科群發展新格局、深化一流本科人才培養新模式、推進一流研究生教育新方案、實施高質量科研新計劃、推動高水平社會服務、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深化全方位社會合作、健全現代化治理體系等方面的舉措做了深入介紹。 

          圓桌論壇環節由“數智時代財經高校全面深化改革與學科生態重構”和“數智時代財經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與培養模式創新”兩個專題組成。前一專題由山東財經大學校長洪俊杰擔任召集人,吉林財經大學校長童猛、浙江工商大學校長王永貴、江西財經大學校長鄧輝,上海海關學院副院長岳龍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后一專題由東北財經大學校長方紅星任召集人,南京審計大學校長董必榮、安徽財經大學校長朱紅軍、西安財經大學校長趙敏娟、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葉林祥等專家進行了探討。隨后,與會各財經高校領導聚焦大會主題進行自由討論。 

          最后,大會舉行《財經高校全面深化改革倡議書》發布儀式,由趙忠秀代表財經高校宣讀倡議書。倡議呼吁全國財經高校凝聚共識、緊密團結,以“數智新財經共同體”一起努力應對時代挑戰,搶抓全面深化改革機遇,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協同,以改革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共同書寫“數智新財經”的璀璨篇章。 

          本次大會由上海財經大學牽頭舉辦,教育部、上海市教委領導和全國各地49所財經高校的領導、專家共100余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