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理論前沿

        理論前沿

        “文明實踐+”突破鄉風文明縣域瓶頸

         日期:2024-10-3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全面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和實際行動。為加快建設鄉村文化陣地,克服縣域鄉村文化振興的現實挑戰,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以“文明實踐+”為主題、以多級文明實踐陣地為支點展開了多方探索。

          鄉風文明建設面臨的縣域挑戰

          當前,農村常住人口的老齡化、不婚化、少子化等系列共性問題日益突出,同一縣域內不同鄉鎮的鄉風文明建設水平參差不齊等差異化問題不斷凸顯,在傳統美德和陳規陋習之間劃清界限,以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始終是鄉風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也面臨許多復雜的挑戰。

          第一,農村常住人口的“三化”問題。人口“三化”,是指老齡化、不婚化和少子化。首先是隨著村里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出,全縣留守農村60歲以上人口占比高達約70%。老人在家中的主要任務是接送孫輩孩子上下學和料理農活,受教育程度不高,觀念落后,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鄉風文明建設。其次是大部分村莊多有白事,少有紅事。有些村莊2024年以來甚至沒有一例婚事。白事多、喜事少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最后是2024年以來截至8月,高唐全縣新生兒約1270個,部分村落尚無一個新生兒。

          第二,鄉村文化陣地作用發揮不足。近年來,村級文化陣地、文化設施不斷加強,但因資金不到位、管理不完善等多種原因,活動場所的建設水平和使用率難以保證,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陣地作用發揮明顯不足。離縣城近、經濟基礎較好的鄉鎮,鄉風文明陣地建設水平較高,反之,則差一些。文化活動開展的成效也不明顯,尤其是文化惠民活動還是以“送”為主,忽略“需”字當前,難以適應村莊治理結構和村民文化需求的變化。

          第三,傳統美德和陳規陋習之間界限不夠清晰。高額彩禮、厚葬薄養、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現象偶發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經濟欠發達的偏遠鄉村地區,一些人在思想上還認為這些都是傳統習俗,尚未深刻認識到這些陳規陋習的危害和不良影響。也從側面反映出宣傳工作的深度、廣度還不到位。

          推進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的高唐探索

          為解決上述問題,高唐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陣地作用,積極探索“文明實踐+”新路徑,著力提高鄉風文明建設水平。截至目前,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12個、實踐站159個。設立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事業單位,融合城鄉公益崗等工作力量,大力開展志愿服務、理論宣講和社會面宣傳等活動,切實發揮了“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作用,贏得廣大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第一,以文化人,推進鄉村文化繁榮。針對文化陣地作用發揮不足的現實情況,高唐縣積極發動文化志愿服務力量,推動“文明實踐+文化文藝”,定期開展文藝匯演,群眾演給群眾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起到春風化雨的作用。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展示區、展示帶建設,輻射帶動區帶內及周邊村莊鄉風文明建設的提升,形成了集產業經濟、民俗文化、美德信用為一體的向陽花開新時代文明實踐展示區;通過挖掘傳統書畫文化、錦鯉文化,結合黃河故道省級森林公園的資源優勢,將文明實踐與產業振興相融,打造了“林海古鎮、畫鄉鯉都”新時代文明實踐展示帶。

          第二,以德潤心,推進鄉風文明進步。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聚焦移風易俗痛點、堵點,吸納村“兩委”成員、鄉賢、村民代表、返鄉青年等主體,開展紅白事志愿服務活動,在清明節、重陽節等重要節點,積極開展文明勸導、村規民約宣傳,倡導喜事新辦、白事簡辦的文明風尚,成為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動“文明實踐+矛盾化解”,在志愿服務中,主動發現并化解家庭矛盾和鄰里糾紛,積極推進矛盾化解、鄰里和解。推動“文明實踐+信用積分”,村級黨組織依托美德信用“積分超市”,將鄉村文明、志愿服務、移風易俗等文明行為量化為積分,通過“以善積分、以分換物、以物激能”的方式激活鄉村文明新動能。

          第三,成風化俗,推進村居治理提升。推動“文明實踐+基層網格”,秉持“群眾有什么需求,村居就把需要送到群眾身邊”的原則,基層網格負責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廣泛開展“四送四進”活動,把文明服務送到群眾“心坎上”。推動“文明實踐+紅旗驛站”,組織各級宣講團成員深入村居廣泛開展理論宣講、科普宣傳、農技宣傳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推動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推動“文明實踐+為民辦事”,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積極構建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融合多種社會資源的服務模式,傳遞時代文明新風尚,實現為民服務零距離。

          鄉風文明建設是需要綿綿用力、成風化俗的系統性、長期性工程。通過持續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文明實踐+”路徑,高唐縣鄉風更加文明、家風愈發良好、民風日漸淳樸,全縣的民風村貌也因此發生著變化,城鎮鄉村到處都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氛圍。

          (作者系中共聊城市高唐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