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現代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日期:2024-10-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近日,《集體經濟藍皮書: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報告(2023~2024)》一書出版,藍皮書以“農業新質生產力:目標、路徑與組織結構”為主題,研究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目標、實施路徑及主體,揭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功能定位和重要作用。藍皮書總報告分析了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的現狀與特點,提出了加快構建現代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對策建議。

大力發展托管服務推動農業生產適度規模經營。一要加大對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稅收優惠政策,為服務主體釋放更多的利潤空間;鼓勵金融保險機構創設專門針對托管服務的融資貸款和農業保險產品。二要因地制宜,以差異化發展方式提升服務供給的精準性,如東部、東北部平原地帶,土地集中連片,可重點開展整合產業鏈的全過程托管服務;中部丘陵地區,服務對象分散、土地面積小,可推廣“訂單式”的重點環節托管服務模式;西部可結合山區的林藥、林蜂產業,以及高原地區的畜牧養殖產業,開展特色農業托管服務。
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產業生態。一是推動服務內容標準化。作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排頭兵,龍頭企業要充分發揮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創新優勢,著力解決產業關鍵共性問題,并結合實際建立一套標準化的作業內容、操作規范和管理流程,引領行業發展。二是推動服務領域多元化。服務領域從產前、產中不斷向產品加工銷售多環節延伸,覆蓋生產經營環節的同時,延伸開展政策法律咨詢、財務管理、技術培訓、金融保險對接等各類服務,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三是推動服務主體聯合化。支持龍頭企業以資金、技術、服務為紐帶聯合合作社、專業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他從事研發創新、倉儲銷售等相關業務的各類主體,完善聯結機制,牽引帶動建設一批農業社會化服務聯合體,以促進行業集聚發展。
藍皮書由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