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理論前沿

        理論前沿

        人工智能成為推動傳媒生態發展核心動力

         日期:2024-10-1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9月23日,《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24)》在京發布。藍皮書從內容生產、場景開發、經營創新、科技應用、資本運營等角度對2023年中國傳媒細分領域相關發展狀況進行系統梳理,對新技術變革影響下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另外,對全球主要區域和代表性國家的傳媒產業發展狀況進行專門論述和綜合對比研究。

          2023年,受線下消費的復蘇、企業經營的降本增效和科技新概念的影響,傳媒產業經營環境逐漸恢復正常,修復與增長成為主旋律,傳媒產業總規模增速回歸正增長。2023年的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狀況較2022年有了很大好轉,產業規模恢復增長,2023年中國傳媒產業總產值為31518.23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同比上升8.38%。

          藍皮書顯示,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重塑媒介形態與傳媒業態,成為推動傳媒生態發展的核心動力。中國傳媒產業呈現數字技術大范圍研發與應用、媒體積極布局AIGC賽道、受眾主體性凸顯、細分行業數智化發展的明顯特征。發展傳媒新質生產力、加強人工智能與數據治理、創新國際傳播模式將成為未來傳媒產業發展的重點。

          在媒體業態層面,2023年中國傳媒產業主要細分行業實現一定的恢復與發展,且多個細分行業的收入達到3年來最佳水平。數字技術的發展深刻改變了報刊、廣電等傳統媒體的經營結構。報刊行業收入正在逐步從傳統的發行收入、版面廣告收入向發行收入、版面與數字廣告收入、多元化經營收入等多重收入結構轉變。2023年,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仍處在緩慢增長的結構性調整周期中。與此同時,中國移動互聯網已進入深度存量時代,加之用戶線下消費潛力充分釋放,2023年移動數據與互聯網業務收入稍有下降。

          從媒介形態來看,相較于傳統媒介形態,數字媒介發展態勢強勁,手機用戶數量、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等數據整體保持上升狀態;廣播、電視播出時間波動較小,用戶已顯著向在線音頻、在線視頻遷移;受線下觀影需求增多的影響,電影院數量、營業電影銀幕數量稍有增加,但增速趨緩,市場處于基本飽和狀態;傳統紙媒站在數字化轉型的岔路口,報紙、期刊等出版總印數均處于下降狀態。但報刊行業多元化經營新領域業務的發展有效減少了報紙、期刊的發行和廣告收入流失。

          藍皮書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央視市場研究(CTR)、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單位聯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