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發展報告(2024)》(西部藍皮書)發布
日期:2024-08-0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陸航)8月3日,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四川大學經濟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西部發展報告(2024)》(西部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西部發展圓桌論壇在四川大學舉辦的第三屆西部鄉村振興論壇期間舉行,會上發布了《西部藍皮書:中國西部發展報告(2024)》。《中國西部發展報告(2024)》(后簡稱為《報告》)以“西部地區鄉村振興路徑與政策”為研究主題,通過對西部地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取得的成效進行總結,對面臨的問題與困難進行分析,探究進一步發展的目標、重點任務及實施路徑,為西部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推進提供決策參考。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2024西部藍皮書主編徐璋勇介紹,《報告》分為總報告、西部地區鄉村振興專題研究、西部地區省域鄉村振興研究三個板塊。總報告主要對2023年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2024年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進行了分析,并對主要經濟目標進行預測,提出2024年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任務與政策建議;西部地區鄉村振興專題研究在對西部地區鄉村振興的難點、目標與實現路徑進行總體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分別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方面,對西部地區鄉村振興的成效、存在的問題、主要目標及實現路徑進行分析研究;西部地區省域鄉村振興研究主要從省域層面,對西部地區12個省(區、市)鄉村振興的成效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與面臨的困難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各省(區、市)鄉村振興的主要目標與任務,并提出目標實現的路徑及政策建議。
《報告》指出,在工業化穩步發展的同時,西部地區各省(區、市)積極調整工業結構,加大現代工業、現代產業的投資力度,積極培育與發展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能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骨干與優勢工業企業,實現了新型工業化的飛速發展;西部地區以算力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產業基礎顯著增強,2023年四川、重慶、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省(區、市)的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取得階段性成果,成為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動力;西部地區自貿試驗區成效顯著,國家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日益彰顯。《報告》建議,應從四方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西部地區區域科技創新提質增效:提升重大創新平臺建設質效;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重視科技創新人才資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推動產教科融合發展。《報告》還提出西部地區鄉村產業振興的九項重點任務,分別為農民參與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能力大幅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有效保障;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穩步提高;鄉村產業結構更加完善,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鄉村產業體系不斷健全,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斷壯大,帶農意識明顯增強;農村居民收入穩步增長;西部脫貧地區的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攻堅成果不斷鞏固拓展,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產業扶貧作用進一步凸顯。
推進鄉村振興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途徑,是推動縣域城鎮化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占我國國土面積超過70%和占總人口近1/3的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以實現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目前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在“中國西部發展圓桌論壇”上,西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白永秀教授,上海(復旦大學)合作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復旦大學六次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小林教授,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喬光華教授,蘭州財經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黨委書記柳江教授,西藏大學財經學院副院長楊阿維教授,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岳利萍教授,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副主任唐永副教授等專家圍繞“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與西部地區鄉村振興”主題展開了交流討論。
據悉,《中國西部發展報告》(西部藍皮書)是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院組織全國長期研究中國西部發展問題的專家學者共同撰寫,并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年度專題性研究報告,自2005年起每年出版一部并向社會發布,已經連續出版十八部,《中國西部發展報告(2024)》是第十九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