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我國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體系
日期:2024-07-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伴隨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科技變革不斷推進,創新成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原動力。在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下,我國制造業創新模式從企業內部封閉式創新到供應鏈開放式創新,逐漸演化到創新生態系統的新階段。在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平臺和技術的賦能下,以創新生態系統探索當前我國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我國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和在全球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
立足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國際環境,我國制造企業要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擁抱數字化轉型浪潮,以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構建中國智造的新發展格局。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以數字化轉型加快提升創新能力,構建多元化的供應鏈創新生態體系,打造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完整產業鏈,推動我國制造業創新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牢牢把握在全球競爭中的主動權。
樹立生態思維
樹立生態思維,融入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數字經濟時代,商業競爭已經從企業之間的競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轉變為商業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在互聯網領域,阿里、騰訊、京東等分別打造了各自的商業生態系統;在制造業領域,華為、海爾、美的等世界級企業圍繞各自的供應鏈,打造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通過整合供應鏈上下游及利益相關者的創新資源為客戶創造價值。制造企業必須具備生態思維,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平臺的賦能下,制造業供應鏈能夠較好地打破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市場需求與供應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及時空枷鎖,形成以制造業供應鏈主導企業帶動供應鏈全鏈條共同發展的完整體系,打造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通過“賦能”和“使能”創新生態系統的利益相關者,提升供應鏈的價值創造能力。對于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的主導企業來講,要建立供應鏈創新平臺生態,推動數據、信息、知識、品牌、數字服務等創新要素的集聚和有序流動。同時,堅持開放合作的原則,將平臺資源向創新生態系統內成員開放和傾斜,吸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及利益相關者加速向生態創新平臺靠攏,并與合作者共同圍繞價值創造邏輯、價值共創模式、利益分配機制等進行設計,充分發揮系統的開放性優勢,提升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的創新能力。
強化創新協同
強化創新協同,營造以創新主體為核心的制造業供應鏈創新氛圍。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涉及眾多創新主體和創新要素,每個創新主體和創新要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作用、相互聯系,并會隨著內外部環境和創新目標的變化而發生改變。良好的創新氛圍有利于提升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內各創新主體的創新積極性和協作滿意度,同時能吸引更多的創新主體和創新要素加入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從而促進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一是著力培育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內部協同創新的文化氛圍。在影響和促進協同創新過程中,創新生態系統文化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營造重視知識和人才的文化氛圍,打造鼓勵創新的文化環境,推進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開展協作、企業內部加強學習和提升能力,從而促進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共創價值。二是建立有效的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協同創新激勵機制。要通過有效的物質、精神和情感激勵,激發創新主體協同創新的積極性。如通過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鼓勵創新主體之間交流和傳播技能和隱性知識,分享創新成果和知識產權,從有形的經濟效益和無形的能力提升等方面給予激勵。三是加強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協同創新知識管理體系建設。通過建設協同創新的知識管理體系,加強協調創新過程中各創新主體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共享協作,通過完善的知識傳播、交流、共享和應用,提升創新主體協同創新能力。
強化資源整合
強化資源整合,提升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管理和協作水平。有效整合資源、提升資源利用率,是實現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創造績效的重要基礎。一是在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中,創新主體要在更深層次上整合和提升企業內部資源,企業要不斷強化核心競爭力,從全局優化的角度,強化內部各類資源整合,提升內部資源(如人員、資金、技術、設備、知識等)的互補性、不可替代性以及產品服務系統的開發能力,通過內部資源的深度整合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二是依托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平臺實現資源整合,提供供應鏈一體化、專業化服務。創新主體應通過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平臺,接入創新生態系統內各創新主體的資源,通過關系整合、資本運作等方式優化資源。如浙商中拓聚焦各類制造業客戶在物料、資金等供應鏈需求中的痛點,整合社會化倉儲、運輸及制造資源,為客戶打造端到端全鏈條一站式供應鏈服務。三是創新主體要在更廣層面上整合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共創的相關資源,如供應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客戶、政府、行業協會、中介服務機構等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資源(如政策、標準、行業規則、人力資源、金融資源等)。企業應通過關系整合等途徑有效整合各類資源,不斷創新供應鏈產品及其附加價值。
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加強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技術和模式創新。依托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創新主體打造個性化的供應鏈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有效推動了制造業由傳統制造模式向服務型制造模式轉型,催生了制造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
一是企業應積極推動供應鏈與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深入融合,實現企業的數智化轉型。例如,創新主體可以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通過區塊鏈賦能供應鏈,實現供應鏈核心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及其他合作伙伴之間的實時信息共享,通過增強供應鏈全流程的透明度,實現供應鏈業務的執行與高效協同,從而提升協同能力,提高創新效率。二是依托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平臺,不斷創新供應鏈發展新模式。例如,海爾集團通過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了高效的供應鏈創新協同平臺,實現用戶需求與公司智能制造系統的有效連接,使用戶、供應商能全流程參與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配送等環節,實現供應鏈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共創,創新了供應鏈服務商業模式。三是大力推動形成綠色供應鏈,實現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面對資源、環境約束及國家的“雙碳”目標,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應積極倡導和發展綠色供應鏈,依托新一代數字技術,實現供應鏈全環節的綠色低碳,促進制造業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價值共創視角下我國制造業供應鏈創新生態系統演化及其運作機制研究”(19BGL046)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萬里學院臨港現代服務業與創意文化研究中心)